無人機可以協助智慧城市管理車流量,並規劃自行車最佳通行範圍。法新社
International Data Corporation研究發現,2016年智慧城市技術支出達近800億美元,預估到2021年支出將達1,350億美元。儘管部署許多新興技術影響著支出,以利滿足城市需求,但無人機可能會為智慧城市發展提供重要且多樣的貢獻。
據Smart Cities Dive報導,ScienceDirect一份報告發現,從環境監測到交通管理等所有領域,無人機都可以為地方政府提供高經濟效益的服務。至於實行無人機將如何廣泛影響智慧城市的設計和管理?
無人機的作用
隨著技術和安全性等進展,無人機可用於交通和群眾監控、人身安全、商品寄送、基礎設施檢查等城市應用,進而實現智慧城市的主要目標,也就是改善居民生活。
智慧交通運輸管理
交通堵塞困擾全球城市數十年,為了找到解決方法,城市必須先了解塞車原因、最擁擠的地區及路況等基本資訊。
無人機具備移動和即時性,在收集資訊方面顯然勝過固定的攝影機,在管理交通流量方面發揮重大作用。
此外,無人機還能整合其他ICT技術或物聯網(IoT)系統,幫助駕駛員找到停車位,並對大眾運輸工具做出合適規畫,甚至劃出自行車最佳通行區域。
預防自然災害與突發公衛需求
由於連續且全面的監控,無人機可以幫助地方政府在自然災害發生之前採取預防措施。
此外還可用於幫助提供迅速的健康緊急服務。不論是醫療用品運輸,還是提供維生設備,無人機的使用可以大大改善城市對公共衛生需求的應對方式。
效益伴隨風險
雖然無人機可以為智慧城市提供多樣好處,但由於授權和認證問題,以及隱私安全等疑慮,目前尚無法將無人機無縫整合到智慧城市中。
為了在無人機應用的支援下提高城市生活品質,無人機相關風險成為無人機必須處理的課題,替智慧城市釋放潛力。